首页 > 职业学校 > 职业学院  > 

休克补液「先盐后糖、先晶后胶」,这种方法早已过时?(休克补液先胶体后晶体)

传统补液法or亚休克疗法?“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胶、见尿补钾、适时补碱”是创伤性休克急救中的一条经典补液原则,这被称为“传统补液法”该方法主张积极液体复苏,迅速补液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并在必要时使用升压药物,以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然而,研究表明,大量快速补液反而会增加出血风险,导致更高的死亡率因此,有学者提倡采用新的治疗方法——“亚休克疗法”“亚休克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旨在避免液体过量造成的不良影响该方法强调适量补液,避免过度补液。

它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尿量来确定液体治疗的需要,并调整治疗计划此外,该方法还注重平衡电解质,防止低钾、低镁等电解质紊乱与传统补液法相比,“亚休克疗法”的优势在于避免了过度补液引起的副作用,如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此外,该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护肾脏功能,减少液体超负荷对肾脏的损伤尽管“亚休克疗法”在应用时需要更加细致和精确,但它已被证明在许多情况下比传统补液法更为安全和有效两厢PK:哪种方法更厉害什么是亚休克疗法?亚休克疗法是一种医疗方法,旨在避免在液体复苏过程中给予过量的液体所引起的不良影响。

该方法强调适量补液,避免过度补液,以达到恢复循环血量和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的目的该方法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和电解质水平等来确定液体治疗的需要,并调整治疗计划与传统补液法相比,亚休克疗法可以更好地避免过量补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并提供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传统补液法的不足?近年来,有不少回顾性研究发现,传统补液法的理论已经受到了质疑,并且与亚休克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PK对比后,其效果大多处于下风传统液体复苏理论存在哪些不足呢?主要有以下两点[1]:1.如果在未充分止血的情况下迅速给予大量液体,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血液会被稀释,导致凝血因子和红细胞减少,进而引起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造成血凝速度减慢和红细胞的载氧能力下降,从而延迟改善组织缺氧情况。

这可能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和进一步的出血2.过度补液或使用升压药物可能会影响血管的收缩反应,导致血压升高过快,脉压增大,使创伤性休克在早期形成的血栓脱落、破裂或移位,使失血量进一步增加,或再次引发出血亚休克疗法的优点

近年来,创伤性休克的病情变得越来越复杂,难以控制出血,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2]亚休克疗法具有许多优点,例如能够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出血量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等等。

它可以在不过度干扰机体代偿机制和内部环境的情况下,维持重要器官的基本血流灌注压,从而调动机体自身的代偿机制亚休克疗法并非“万能药”尽管亚休克疗法在应急救治未控制出血的情况下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但它并非“万能药”,其应用原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山遥路远:如何把亚休克疗法用得更好?液体种类目前,临床治疗亚急性休克的选择液体种类,主要为7.5%高渗氯化钠溶液与林格液中的乳酸钠相比,高渗氯化钠溶液有以下优势: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在减轻炎症损伤和肠道细菌移位方面表现出色。

改善机体的血流动力学,提高器官功能,包括肺、肾、脑等,增强心脏功能预防颅高压,减轻脑水肿,抗细胞凋亡体积小,用量少,便于携带,适合院前急救然而,高渗氯化钠溶液也可能刺激组织血管,导致血栓形成,甚至组织坏死。

如果使用过量,可能导致组织细胞过度脱水,引起高氯性酸中毒、低钾血症、意识障碍等不良反应因此,每次使用量应控制在4毫升/千克以内限制性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是一种新的创伤性休克救治概念,旨在早期失血性休克时将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较低水平,与亚休克治疗的核心理念相关。

在相关研究中,学者对MAP的控制有不同的看法[3-4]:有人认为MAP应维持在40-50mmHg,略高于最低存活值,也有人认为使用中等量(30mL/kg)比较合适,而更综合的观点是根据血压、心率、尿量、剩余碱、中心静脉氧饱和度等指标来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提到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就不得不提另一种补液方法——休克指数补液治疗补液速度:休克指数公式怎么用休克指数计算补液速度?先来介绍一下休克指数公式休克指数S=脉搏(P,次/min)/收缩压(SBP,kPa),S最大限值为3。

将S换成对应调节值R,关系如下表:

表2 休克指数与对应调节值R[5]则补液速度V=R+B(B=100mL/h,为定值)独特优势:个性化动态监测休克指数公式能够计算出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补液速度,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该公式计算出的补液速度范围从5mL/min到20mL/min不等。

随后对S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血压状况随时进行相应调整众多因素会影响补液,而在休克前期,血压下降情况是重点休克指数公式通过“脉搏和收缩压的比值”突出了这一主要因素,因此临床应用的准确率较高,避免了输液过快导致心衰、肺水肿等不良后果。

现在对与休克病人,最优解方法是什么?目前来看,在未控制出血的情况下,亚休克疗法明显比传统补液法更优休克指数S在估计容量丢失时是一个灵敏的测试依据,可以作为动态调节补液速度的指标在严重创伤性休克,特别是S≥2.0的休克状态中,休克指数具有良好的优势。

[6]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抗休克过程是一个综合过程,补液只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还需要采取手术、止血、镇痛、激素、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失衡的纠正等多种措施医生应该从更广泛的视角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安排,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补液治疗只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措施参考文献:[1]张贵田,潘爱群,刘国海,等.两种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2363-2364.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0.21.021.

[2]王晨,水颖.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用于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1):23-25.DOI:10.3760/cma.j.issn.1673-4904.2013.21.007.

[3]郑伟华,汪新良,徐华,等.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与积极液体复苏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比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9):533-535.[4]沈建庆,丁焱,周立刚,等.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1):29-30,33.

[5]史爱珍,姜梅,王芝.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302-303.[6]吴恒义,杨春华,白涛.创伤性休克患者补液速度的可行性研究--介绍一种调节补液速度的公式[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2):91-92.

标签:

休克补液「先盐后糖、先晶后胶」,这种方法早已过时?(休克补液先胶体后晶体)由中誉职业职业学院栏目发布,感谢您对中誉职业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休克补液「先盐后糖、先晶后胶」,这种方法早已过时?(休克补液先胶体后晶体)